2024 年,我都去了哪?

 

转眼间,2025 年已经快过去了(显然,我还没有毕业)。上周翻阅照片的时候,意识到我这两年还是去了不少地方,甚至有些地方都快忘记了。 正好有朋友催更我的博客已久,干脆挑选一些值得记录的,写一些流水账。也希望我在 2025 年结束前能写完它。

本篇仅包含 2024 年的行程,2025 年此后(希望)会另开一篇。

PPoPP’24 - 英国爱丁堡 (29 Feb - 8 Mar)

背景

这是疫情后,我第一次参加正经的学术会议(此前的 SC’23 实在太忙带比赛,只能算是顺带了)。起源是 aoao 的推荐系统文章连续第三次被拒绝,但这次 PPoPP 提供了一个作为 Poster 发表的机会。 于是我们作为唯二两个学生作者,一拍即合决定去英国看看。我们顺便也研究了这段时间的娱乐活动,aoao 预定了爱丁堡附近 Knockhill 赛道日的体验,而天天上墙的我自然只能作为观众,买了一张 Hamilton 音乐剧的票(刚好那几天在爱丁堡巡演)。

自然,去英国也要申请签证,填一堆复杂的表格,去两次朝阳的 VFS Global——好在过程还算顺利。北京到爱丁堡的直飞只有海航,而此时我刚刚飞出了国航金卡,aoao 是国航家属,自然就排除了这个选择。 经过一番对比和与票代的拉扯,我们买了国航的 PEK-LHR 往返(CA955/6)和英航的 LHR-EDI 往返。这不是联程票,但后者一天有十几个班次,就像城际公交一样,因此我们也并不担心有严重的延误导致旅程受阻。

Day 0

去希思罗的航班是我第一次坐国航 A359 的超经,座位比较宽敞,但遗憾的地方是扶手全是硬隔离,完全没法躺下来睡觉。由于超经人很少,乘务员还跑过来和我们聊了一会,我也不要脸地要了两杯两舱专属的红灯笼。 国航落地落地希思罗 T2 卫星厅,而英航从 T5 出发,过了边检之后需要走一段长长长长长的地下通道穿过跑道,然后选择地铁或者 Elizabeth Line。在 T5 重新过安检的时候,我从 PEK 休息室带的一罐无糖可乐也不幸被发现并没收了。 在 T5 闲逛的时候,我发现超市中有一种叫做“Meal Deal”的食物组合,一个三明治、一包零食、一罐饮料,加起来 4-5 英镑左右,于是就买了一份。没想到,这会成为我接下来一周在英国的主要食物来源。

英航的 LHR-EDI 航线用的是 A319,座位间距比较窄,整个航程只花了 40 多分钟,真的就像在坐大巴。 爱丁堡机场离市区很近,打车大概 20 分钟就到了。PPoPP 开会在西区(West End)的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EICC),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步行 10 分钟左右的希尔顿欢朋酒店,价格勉强卡在报销标准之内。 因为时差的缘故,我们匆匆入住就休息了。第二天当然醒得很早,酒店提供的是标准的 continental breakfast,食物种类不多,但总是能吃饱的。

Day 1

落地第二天,会议还没正式开始,我们就去进行了一些非常经典的 city walk 活动,顺着王子街(Prince St)一路走到爱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但并没有进去。在老火车站的广场上,等着苏格兰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开门,进去看了一圈。然后继续往前走,路过了 Scott Monument,然后就爬上了卡尔顿山(Calton Hill),能纵览整个老城的风貌,还可以远远地眺望远处的福斯湾(Firth of Forth)。 从山上下来继续往东边走,经过苏格兰议会大厦(Scottish Parliament)后,我们就开始攀登亚瑟王座(Arthur’s Seat)——当天风很大,又有一点小雨,所以路上比较泥泞,快到山顶的路也比较湿滑。 好在爬到山顶并不算太难,景色也很不错——可以俯瞰整个爱丁堡市区,然而风实在是太大了,把所有人(包括我们两个)都吹得很凌乱,我们只能草草结束行程下山。

因为起床太早,下山其实也就一点出头。感觉又累又饿,我们打了个车直达老城中心的 Royal Mile 终点——St Giles’ Cathedral 附近,找了一家小餐馆品尝苏格兰特色菜 haggis(羊杂碎)。怎么说呢,我们一致觉得还是 meal deal 比较有性价比。 饭后我们继续在老城内部 city walk,参观了若干教堂、Elephant House(J.K. Rowling 写哈利波特的地方),最终抵达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 与其说是博物馆,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展览馆,里面有自然历史、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展览,有大型恐龙化石、苏格兰的地质构造、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设备等,内容还挺丰富有趣。

当天的晚饭我约了一个在爱丁堡读天文学的朋友,说来巧合,认识他也是因为超算比赛有一道相关的题目,他是我们找的后援。他带我们去了市中心的一家法餐馆,确实比英国人做的要强太多了。 饭后他问我们还走不走得动,要不要去他们学校逛逛——来都来了,当然要去。于是我们坐公交去了爱丁堡大学,没逛多久,这位朋友就遇到了他的同学们要去市中心的酒吧小聚。 我们又一路走回老城区,和大家随意聊天。我喝了一杯 Cider,感觉还不错。一直到下起雨来(这时我才意识到这是英国),我们才匆匆跳上一辆公交车,回酒店休息。

Day 2

第三天是会议开始注册的日子,我们一大早去会场 EICC 领到了 badge,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写着日程的纸,再无他——如此简陋,这可是四个合办的著名会议(PPoPP、HPCA、CGO、CC)啊!虽然 EICC 的名字中有“国际”二字,但其实就是一个带有报告厅的四层小楼,整体是圆形的,并不大,相比 Colorado Convention Center 或者国内的大型会议中心,简直是无法比拟。

上午没有日程,aoao 本来想租辆车带我去 Knockhill 赛道先看看,也去周边的海边转转,熟悉一下右舵车。然而 Hertz app 上显示并没有可租的车,去线下的门店也获得了非常惊人的价格,我们只好作罢,选择前往低配的“海边”——乘坐爱丁堡市中心的电车前往 Leith 的海边,叫 New Haven 的小镇(吐槽一下英美地名的重复率)。那里有一个挺大的购物中心 Ocean Terminal,和停着著名的不列颠尼亚号(HMS Britannia)的码头。我们顺着海边的堤岸一路往前,直到抵达无法再前行的灯塔附近——令人惊喜的是此时天突然放晴,蓝天、白云、海鸥,还有远处的 Forth Bridge,真的很美。

回程时我们在 Ocean Terminal 里吃了午饭(并不好吃的中餐),然后乘电车回到市中心。虽然下午有一些 workshop,但我们都感觉实在是太累了,选择回酒店休息一阵子。没想到我这一觉就直接睡到了六点多。正在思考晚饭吃什么的我突然发现酒店附近的购物中心里有一家 IMAX 影院,而当时沙丘 2 刚好在英国提前上映!于是我果断购票,晚饭的选择当然也只剩下了 meal deal。电影本身的震撼不必多说,只是我同样也被电影前的贴片广告长度所震撼了。

Day 3

这天是 workshop 的第二天,我们决定不能再摸鱼了,仍旧早起吃完饭前往会场。当天有一些比较有趣的 workshop。一个 Meta 的工程师讲了他们是如何发现 AMD CPU 中一条浮点指令在特定情况下会给出错误结果的,让我大开眼界,这个 talk 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 SDC (Silent Data Corruption) 的概念。我还去给 D.K.Panda、香山团队的 workshop 都捧了场。会议的午餐相当……符合预期,是各种各样的冷热糊糊配上半生不熟的米饭;茶歇是各种甜到离谱的小蛋糕。谢谢你,英国人。

当天晚上是 PPoPP 的 Poster Session,我们作为 poster 作者当然是要全程参加的。我们已经能感觉大家会到 LLM 相关的内容更感兴趣,而对我们的工作(分布式推荐系统训练的加速)关注比较少。有趣的事情是有一位女士来我们的展位前问得比较详细,我本以为她单纯是感兴趣,aoao 翻了一下会议主页发现她是 poster chair——原来是来打分评奖的。

开会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当天的晚饭是 fish & chips——是的,到英国的第四天,终于吃上了鼎鼎大名的食物。我们只是随机挑选了一家看着人挺多的小店,要了一份炸碟鱼。事实证明,除了拿回酒店有点冷了,导致薯条比较软,味道整体还是不错的。只是,到底有谁能天天吃这个啊?

Day 4

今天是比赛日!aoao 和我一大早就打车到了 Knockhill 赛道,跨过了已经遥望多日的 Forth Bridge 抵达对岸,瞬间就抵达了我从电影中时常看到的“苏格兰”——一望无际的草场,连绵的山丘,还有路边的篱笆和石墙,而赛车场就隐藏在其中,围绕着一片小山坡。aoao 的 supercar 体验有两节,分别是法拉利和阿斯顿马丁;在开始前,我们在赛车场的停车场转了一圈,看到了各种神奇的车。我站在围场外边给他拍照、录视频,也是我第一次亲身见到房车(而非卡丁车)在赛道上驰骋。

比完赛我们简单在赛车场的餐厅吃了个汉堡,意识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打不到车回去。这可不是爱丁堡,荒郊野岭的哪里去找出租车呢?好在赛车场的前台看起来已经业务非常熟练,拨打了一个电话,过了会儿一个大爷就开着出租车过来了,把我们拉到了 Knockhill 所属的 Dunfermline 城市火车站——说是城市,其实就是个小镇,火车站也只有两个紧贴正线的站台,苏格兰标志性的英语和盖尔语的双语标牌。我们等了一会就等来了回爱丁堡的火车,是一辆已经几乎完全熏黑的柴联车,还在冒着黑烟。它花了四十分钟把我们送回了爱丁堡市中心的 Haymarket 火车站,我们又走回会场继续参加下午的议程——这次是 HPCA 的 poster session,我还是看到了不少有趣或者值得关注的工作。我还去报告厅听了 KAIST 的 DockerSSD,属实是脑洞大开了。

当天晚上有一顿华为邀请的晚宴,在会场边上的(我们标准不够的)喜来登酒店,提供了一些冷餐和酒水。然而我的心并不在这里,倒不是因为不好吃,而是当晚就是我期盼已久的 Hamilton 演出。我随便吃了两口就坐上公交前往老城的 Festival Theatre(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它还在给我努力地发演出资讯),直到入场看到熟悉的布景,我才有了“我真的看上了 Hamilton 现场”的真实感。我买的票是第一排靠边的遮挡座位,所以有比较大的折扣;但到了现场发现比我预期的视角要好不少;并且我能清晰地看到乐池里面的指挥(兼键盘手)和乐队,这是绝大部分座位没有的特殊视野;最后,我还能把我的包和衣服放在前面的一大片空地上,后面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演出的整体体验当然是很棒的,比看官摄更有沉浸感。英国场的卡司都是英国人,听他们努力地说/唱美式英语还是有些好玩的。当然,也有几位卡司的表现没有及我的预期——但这个票价,要什么自行车呢?谢幕之后,还有一段我之前从未在 OST 之外的地方见过的散场曲,我还专门拍了一段视频记录。散场后 SD 的人也很多,我也去凑了个热闹,还和 Laurens 的演员合了个影。

Day 5

今天没有太多我感兴趣的 talk,于是我决定自己去附近的格拉斯哥转转。格拉斯哥以工业著名,是苏格兰最大的城市。爱丁堡——格拉斯哥的铁路早在 1838 年就已经建成,现在不到 80 km 的路线要开快一个小时,路上也都是苏格兰的田园景象。

我在格拉斯哥走的路线也比较常见,从 Queen Street 火车站出发,穿过乔治广场,就看到了著名的阵亡烈士纪念碑,参观了背后的市政厅(并发现格拉斯哥和大连是友好城市)。正逢初春,路上有不少桃树都开花了。不巧的是格拉斯哥大教堂正在修缮,开放范围有限;我进去简单进去转了转,还包括地下的墓室。教堂背后就是著名的格拉斯哥大目的(Necropolis),建于一座小山上,有几百年来的名人家族墓葬——很遗憾我基本都并不认识。顺着墓碑之间的小路一路往上爬升,也就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剪影。

从墓地出来我继续往城市中心走去,路上参观了一个小小的宗教博物馆,展出了全世界的各种信仰。一路上有很多壁画(格拉斯哥的一大城市特色),还有很多中餐馆(比爱丁堡要更多),然而各种店似乎都并没有开门,有一种萧条的感觉。因此我的午饭,很不幸地,又变成了 meal deal——这次来自奥乐齐。一路上我还在玩 Ingress,做了一些任务,刷了不少 AP。

我的 city walk 终结在克莱德河(clyde river)边,然后我乘坐巴士到了格拉斯哥大学的附近准备继续参观。由于还是感觉饿,我在进入著名的格大画廊博物馆之前先在旁边买了一份经典欧洲美食希腊 gyro 并大快朵颐。画廊同样有古典、现代和过于现代的作品,我都停留并努力进行了欣赏。出来之后我又前往格大的校园——它以混合多样的建筑风格著称——进行了探索(需要爬不少坡),并购买了一些明信片作为纪念品。

作为这次短暂旅程的收尾,我从格大门口搭乘地铁前往来时的 Queen Street 火车站。这是全世界第三老的地铁系统,仅次于伦敦和布达佩斯;特点是以环线双向运行,全程一口价。地铁车辆非常矮小以至于是迷你,连我在里面站立都感觉局促——当然,肯定是没有什么手机信号的。

从格拉斯哥坐上火车,我又回到了爱丁堡,不过这次是从老火车站(Waverley)下车,因为要前往老城区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参加会议的 conference dinner——都花了注册费,那肯定不能错过。从火车站走到城区要穿过一个非常陡峭的台阶,颇有些费力。虽然到的第一天已经参观过博物馆,但晚宴的风格肯定是与白天开放不同的。晚宴还是华为赞助,是桌餐的形式。菜式还是比较 fancy 的,但依旧是真的很不好吃。我和 aoao 与一些华人研究者坐在一起,不至于太尴尬,毕竟还能吐槽英国的食物作为共同语瞬间。

Day 6

来到会议的最后一天,只有上午还剩下半天的议程。我去听了 HPCA 的 keynote talk,是Nir Shavit 关于我们需要更稀疏的神经网络演讲——正是 aoao 的老本行。而后我就和他出门转了一圈,在超市买了一些回头货(比国内便宜的 Biscoff 和巧克力),也爬到山顶上城堡的门口拍了几张照。原本我们打算在城堡边上的店里购买一些苏格兰威士忌,然而由于 aoao 没带护照而被店员拒绝(”look under 25?”)。中午我们在市中心高级购物中心的美食广场随便吃了一些海鲜,并不便宜,还是不好吃。

下午,我们决定再去看看海,至少得有个海滩而不是堤岸。我又进行了一番搜索,我们跳上一辆公交车来到了 Portobello 海滩。然而此时天气突又转阴,放眼望去尽是灰蒙蒙的;海滩上没什么人,甚至还风吹得有点冷。我们躲进了岸边一家看起来非常 80 年代风格的游戏厅取暖,里面是各种大家熟悉的街机游戏;于是我们也换了几个代币(用掉身上的零钱)投进了推币机。完全不意外地,我们一无所获。

坐上公交车回到城区,我们又走上了第一天来的 Prince Street,逛了 Apple Store 和商场,就到了晚饭的时间。考虑是在爱丁堡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实在是不想吃奇怪的东西或者 meal deal 了,于是咬咬牙找了一家 steak house,点了一份巨大的战斧牛排。现在回忆起来,这应该是我们在英国吃的最像话的一顿了——当然,代价也不小,折合人民币人均将近 500。

晚上回去,我终于不再拖延(也没时间了),写完了给几个朋友的明信片。刚好当时是爱德华王子 60周岁生日,英国 Royal Mail 推出了特别的邮戳(这个文件 的第五页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常设的纪念邮戳,都需要通过把明信片套寄到集邮中心的形式获取。——事后收到这些明信片,我发现 Royal Mail 给每张明信片盖戳之后贴心地套上了塑料膜,于是中国的邮戳一个也没有盖上。

Day 7

这天是返程的日子,我们特意买了几乎最早的航班前往伦敦,以获取一些在伦敦玩的时间(所谓“来都来了”正是如此)。不幸的是,航班起飞时间有所延误,而我们的行李又晚出来了一些(因为有酒而不得不托运),因此我们从希思罗地铁站出发时已经早上十点了。在 Piccadilly Line 包浆的座位上上晃了一个多小时(地下段自然是没什么信号),我们抵达了伦敦之旅的第一站:King’s Cross St. Pancras。

为什么是 King’s Cross?理由是非常显然的。在一家小店寄存完行李,我们就直奔火车站。然而著名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打卡点(其实是站台外面的一面墙)前面排满了人,授权商店也因为装修而暂时关闭,让我有点失望。于是我选择去真的 9 和 10 站台之间的闸机前拍了一张照,买了一个昂贵而干硬的三明治作为我们的午餐,就离开了车站。

从 King’s Cross 出来,我们坐(巨热的)Central Line 抵达了 Victoria 站,顺着 Buckingham Gate 开始了又一天的 city walk,探访了西敏教堂(cathedral,并非 abbey),经过了著名的甘地和丘吉尔像,路过大本钟和威斯敏斯特宫,在威斯敏斯特桥上拍摄了景点打卡照,走到了泰晤士河对岸的伦敦眼。我们本想坐一下摩天轮,但考虑到天气不好视野不佳,结合排队的长度,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原本打算坐上双层巴士在泰晤士河南岸游览,但 aoao 发现有一种神奇的交通方式是河上的 Uber Boat,刚好有一班要发出,我们就从伦敦眼边上了船。这种体验确实很新奇,能纵览两岸风光,也很舒适。我们一路经过著名的千禧桥(当然是因为它被食死徒拆过一次)、伦敦桥、贝尔法斯特号,最终在塔桥(Tower Bridge)前的码头下了船。这附近就是伦敦金融城的核心了,再往东去就有点远了。

我们在塔丘附近转了转,参观了万圣教堂(All Hallows by the Tower)和伦敦大火纪念碑(并没有上楼),也感受了金融城的繁华。我在名字很有纪念意义的 City of London Post Office 寄出了我的明信片们,和 aoao 一起跳上了回 King’s Cross 的双层巴士,路过了金融城的各个地标,也算用 bus 代替 walk 了。我们提前了一些下车,从狄更斯故居门口一直走回到了火车站。

取上行李,我们又坐上 Piccadilly Line,回到了希思罗 T2。这还是我第一次持星盟金卡在国外坐国际航班,那当然是要去蹭一蹭休息室的。希思罗 T2 的星盟休息室有汉莎、加航、新航,然而它们要不是太远,就是在装修,或者已经过了营业时间,只剩下美联航的 United Club 还在营业——那也比没有好嘛。由于当天吃得不多,我已经很饿了,进去随机地捞了一大堆看起来像食物的东西,没想到居然挺不错,似乎超出了英国的一般水平。休息室里还有挺专业的酒吧,我先是要了一杯血腥玛丽(然后立刻后悔了,这都是什么味道啊),后续又要了一杯长岛冰茶。调酒师还是很舍得给酒的,我后面在飞机上强撑着才没有在起飞时就立刻睡着(为了吃我订的海鲜特餐,是一块挺大的鱼肉),后续的整个航程也睡得非常沉。这次超经的人比较满,我就没有再要红灯笼了。

一觉醒来,飞机已经在乌兰察布,不到一个小时就降落在了首都 T3。我愉快地蹭上了 aoao 的接机,然后立刻发现我这天在伦敦的交通费用一共有了 20 多英镑。这还是 TfL 对信用卡支付有日限额的情况,伦敦的消费水平从中可见一斑。

DebConf’24 - 韩国釜山 (29 Jul - 2 Aug)

TBD

CNCC’24 - 浙江横店 (23-27 Oct)

TBD

SC’24 - 美国亚特兰大 (15-24 Nov)

TBD

CECC’24 - 福建厦门 (6-9 Dec)

TBD

其他

开源软件论坛 - 南京大学 (Aug 2023-2025)

TBD

深圳 / 香港 - 若干次

TBD